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被约谈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针对当前外卖行业竞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1小时前
  • 618已全面开启

    根据京东公布的618大促节奏,今年京东采取“双促销”模式。5月13日晚8点至5月28日24点,京东设置了“心动购物季”活动,期间有超级秒杀日、惊喜日等活动。到了5月31日晚8点,进入京东618大促的开门红阶段,直至6月3日23点59分。这之后为6月4日至6月15日19点59分的专场期、6月15日晚8点至6月18日23点59分的高潮期和19日、20日两天返场期。此外,拼多多本次618大促活动时间暂定为从5月13日开始,至6月20日结束,比去年开始时间提前了一周。2025年“抖音商城618好物节”也于5月13日0点率先上线,平台推出立减15%、一件直降等系列优惠活动。抖音电商投入百亿消费券,补贴爆款好物,用户每人最高可领2280元。首轮消费券将于5月13日0点至5月16日24点发放。
    1小时前
  • 李子园拟进军奶粉市场

    5月13日,李子园披露的投资者活动关系记录表显示,2025年计划进军奶粉及乳制品生产销售领域,通过向上游产业链延伸,以确保奶粉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李子园在2024年报中表示,公司含乳饮料的原材料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向恒天然进口取得。由于奶粉价格受自然环境、奶牛存栏量、供求关系、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而波动,公司还面临着控制成本的挑战。除了布局奶粉业务,李子园还在推进植物蛋白饮品和高维生素含量水两个新系列。(北京商报)

    1小时前
  • 养乐多称中国销售现企稳迹象

    日前,养乐多本社(Yakult)公布了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财年合并财务业绩,综合收益较上一年度下降42.2%。在中国市场方面,该公司表示,虽然市场复苏迟缓和消费低迷等情况持续,但公司以“养乐多蜜桃风味(含铁)”为核心,通过加强“乳酸菌代田株”的价值传播活动及开拓新客户等举措,努力推动销售额回升;此外,作为业务重组的一环,公司于去年12月启动上海益力多乳品有限公司的解散程序,并实施该公司上海工厂的闭厂等措施,以推进经营效率的提升。在同日发布的中期经营计划(2025年至2030年)中,养乐多表示通过推出新产品、开展促销活动、推进结构改革等各项举措,中国市场下滑态势得到遏制,已现企稳迹象。(公司发布、小食代)

    1小时前
  • 认养一头牛推出专业儿童品牌“哞星人”

    5月13日,乳业品牌认养一头牛发布旗下专业儿童品牌“哞星人”。从产品来看,此次“哞星人”发布了A2型儿童纯牛奶系列新品,包含A2型儿童纯牛奶、A2型有机儿童纯牛奶以及A2型娟姗儿童纯牛奶3个系列,适合儿童年龄段为1岁-12岁。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儿童牛奶市场规模为372亿元,未来预计以5.6%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预计2027年儿童牛奶市场规模将达到469.6亿元。

    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14家玩具公司2024业绩大揭秘:有人年赚30亿,有人面临退市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606

( 0 )

( 0 )

( 0 )

2025-05-14 10:37

导读:2024年玩具公司都赚到钱了吗?近日,玩具前沿盘点了14家玩具相关企业财报,其中,8家企业实现盈利,6家企业亏损。其中,营收超10亿的玩具企业有7家,分别为奥飞娱乐、星辉娱乐、华立科技、德林国际、泡泡玛特、卡游、布鲁可,跨过百亿门槛的仅有潮玩赛道巨头泡泡玛特和“卡牌一哥”卡游。

作者:玩具前沿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传统玩具企业诸如奥飞娱乐、实丰文化等积极拓展卡牌、AI玩具、毛绒玩具、潮玩、谷子等品类,谋求新的发展之路。泡泡玛特、TOP TOY则加速海外市场布局,卡游拓展文具业务,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


以下为相关玩具企业财报:




去年玩企谁赢麻了?

泡泡玛特:去年营收超130亿元,海外市场成重要增长点


2024年泡泡玛特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185.9%。在国内潮玩市场,毛利率为63.9%,仅次于卡游。其中破10亿的四大IP分别是,THE MONSTERS(LABUBU 所在IP系列)营收为30.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6.6%,成为继Molly之后最赚钱的IP。经典IP MOLLY营收20.9亿元,同比增长105.2%。SKULLPANDA 营收13.1亿元,同比增长27.7%。新锐IP CRYBABY/哭娃营收11.6亿元,同比增长1537.2%。


在品类方面,2024年泡泡玛特手办营收69.4亿元,同比增长44.7%,占比降至53.2%;毛绒品类实现营收为28.3亿元,同比暴增1289%,收入占比21.7%;MEGA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146.1%;衍生品及其他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156.2%。


海外市场成为拉动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点。2024年泡泡玛特港澳台及海外业务营收高达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提升至38.9%。按照区域划分,东南亚市场营收 24亿元,占海外营收 47.4%,同比增长 619.1%,这也是四大区域中收入占比最高且业务增速最快的区域。东亚及港澳台地区营收 13.9 亿元,收入占比 27.4%,同比增长 184.6%。北美市场营收 7.2亿元,收入占比 14.3%,同比增长 556.9%。欧澳及其他市场营收 5.5 亿元,收入占比 10.9%,同比增长 310.7%。

海外市场业绩超高速增长,更坚定了泡泡玛特迈向全球市场的决心。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泡泡玛特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王宁更是提出2025年营收同比增长超50%,突破200亿元的目标,其中海外业务计划实现100%增长至百亿规模。


卡游:年入100亿,卡牌占比八成


卡游2024年实现营收100.57亿元,同比增长278%;经调整净利润达44.66亿元,同比增长378.2%;毛利率高达67.3%,甚至超过了泡泡玛特。其核心产品集换式卡牌收入为82亿元,占比为81.5%;人偶收入为3.22亿元,占比为3.2%;受谷子经济影响,非卡牌类业务表现十分亮眼,徽章、立牌、贴纸等其他玩具的收入为10.23亿元,占比为10.2%;文具收入为5.13亿元,占比为5.1%。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卡游拥有70个IP,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斗罗大陆、哈利波特等全球顶级IP,以及自有IP《卡游三国》。截至2024年,卡游旗下已拥有十个单独收入超过1亿元的IP。


目前,卡游再次对港股IPO发起冲击。其中,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


德林国际:去年营收54.5亿港元,毛绒玩具及手办驱动业绩增长


受惠于毛绒玩具持续增长的势头及塑胶手办模型订单增加,德林国际2024年实现收入54.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0.4亿元),同比增加2%;毛利为12.5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6亿元),同比减少6.8%;公司股东应占溢利7.3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8亿元),同比减少11%。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设计、开发、制造及销售毛绒玩具、塑胶产品、手办模型及防水布罩。按照产品划分,毛绒玩具实现收入27.66亿港元,占总营收的50.7%。此增长主要受亚洲市场推动,尤其受主题公园产品销售势头持续上扬带动。此外,欧美市场库存水平回稳,带动当地订单量逐步回升。


塑料手办模型实现收入23.11亿港元,同比增长约4%,占总收入的42.4%。此增长主要受惠于公司与顶尖玩具品牌紧密合作关系,成功把握北美及日本市场于下半年传统旺季的强劲需求。


奥飞娱乐:玩具卖了10亿元,持续发力潮玩、卡牌、AI玩具新品类


财报显示,2024年奥飞娱乐营收为27.15亿元,同比减少0.86%;归母净利润亏损2.85亿元,同比下降-404.66%,由盈转亏;去年奥飞娱乐玩具营收10.26亿元,同比减少12.13%,占总营收比重的37.77%;毛利率为40.08%,同比下滑3%。


在玩具业务方面,公司主要围绕自有IP+外部IP开发产品,重点拓展卡牌、人偶AI玩具、毛绒玩具盲盒等新品类。例如,在AI玩具业务方面,公司推出了AI 智趣喜羊羊、哄睡 AI 喜羊羊等,截至2025年1月,“智趣喜羊羊” 系列 AI 玩具已有效激活超 1 万台,GMV 超 400 万。


潮玩品牌“玩点无限”则与米哈游、网易、腾讯、叠纸心意、哔哩哔哩、羚邦、双叶社等知名企业或品牌达成授权合作,并结合“崩坏:星穹铁道”“未定事件簿”“蛋仔”“第五人格”“王者荣耀”“恋与制作人”“天官赐福”“蓝色禁区”“三丽鸥”“蜡笔小新” 等 IP,开发推出叠叠乐、盲盒、萌粒等相关周边产品。


布鲁可:营收达到22.4亿元,四大IP贡献九成营收


布鲁可近期也公布了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2024年布鲁可实现收入22.41亿元,同比增加155.6%;毛利率为52.6%;归母净利润亏损4.01亿元,同比扩大94.59%。其核心品类拼搭角色类玩具产生的收入为22.01亿元,占总收入的98.2%,而积木玩具产生的收入为3943万元,占总收入的1.8%。


其中,奥特曼、变形金刚、英雄无限及假面骑士是最畅销的四个IP产品系列,占总营收的90.6%。去年奥特曼产生收入为10.96亿元,占比48.91%,贡献突出;变形金刚产生收入为4.54亿元,占比20.26%,成为第二大增量IP;自有IP英雄无限产生收入3.1亿元,占比13.8%;假面骑士产生收入为1.7亿,占比7.6%。


另外,布鲁可出海现阶段处在初步阶段,去年海外业务收入为0.64亿元,占总收入的2.9%,其中亚洲、北美以及海外其他市场,分别贡献营收3922万元、1654万元以及847万元。


星辉娱乐:玩具营收4.65亿元,同比增长超20%


2024年,星辉娱乐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同比减少21.49%;归母净利润亏损4.58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770.85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6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81.54万元。目前,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玩具业务、游戏业务、足球俱乐部业务。


按业务划分,去年玩具业务实现营收4.65亿元,同比增长20.28%,占总收入的34.21%(主要以汽车模型为主,占总营收比重的32.03%)。


游戏业务实现营收4.72亿元,同比下滑4.53%,占总收入的34.69%。足球俱乐部业务实现营收3.76亿元,同比下滑52.36%,占营业总收入的27.62%,对整体营收产生较大拖累。


目前玩具业务主要专注于遥控车模、合金车模、拼装积木玩具、婴童玩具及户外骑行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公司布局了玩具反斗城、Smyths、山姆、Top Toy、亚马逊、天猫、京东、得物、孩子王等渠道,并累计获得超 35 个世界知名车企授权,在 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商标知识产权,也是宝马、法拉利的重要合作商。


另外,公司也提到,近年来外贸形势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对华关税政策,将对玩具外贸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公司出口至美国的收入占公司总营收不足1%,目前对公司影响较小。


华立科技:营收破10亿大关,动漫IP衍生品占比三成


作为国内商用游戏游艺设备的发行与运营综合服务商龙头企业,公司营收破10亿大关。


2024年,华立科技的营业收入为10.17亿元,同比增长24.7%;净利润8465.17万元,同比增长62.9%。


其中,游戏游艺设备销售收入 5.5亿元,同比增长 37.85%,占营业收入比重53.95%。动漫 IP 衍生产品销售收入 3.26亿元,同比增长26.14%,占营业收入比重32.09%。。公司提到,动漫IP衍生产品业绩变动,主要是《宝可梦》《奥特曼》《我的世界》以及公司首款自研国潮卡片产品《三国幻战》等产品配套的 IP 形象卡片深受玩家喜爱。


同时,公司加快布局海外市场,比如在日本市场启动《我的世界》产品的试点运营,取得了较好市场表现。而游乐场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减少1.7%。

TOP TOY:营收9.8亿,同比增长44.71%


名创优品集团2024年财报显示,集团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的2024年总营收为9.8亿元,同比增长44.71%。其中门店净开128家至276家,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在品类上,目前TOP TOY专注于毛绒、盲盒、手办和积木四大品类。其中,盲盒占比约50%,手办约15%,积木约20%,以及其他品类。


名创优品透露,潮玩品牌“TOP TOY”今年启动全球化,目标是未来5年覆盖全球100个国家核心商圈,开设超1000家门店。其实,自2024年10月,“TOP TOY”就开始了全球化试水,率先进入与中国地理位置接近和文化相似的东南亚市场。其管理人曾表示,希望海外市场能贡献约50%的收入。


另外,有消息称,名创优品正在考虑将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分拆,并在香港进行独立上市。目前,公司已与潜在顾问就股票发行交易展开磋商,预计融资规模约为3亿美元。


凯知乐国际:营收9.8亿元,积极拓展大童消费人群


知名玩具零售商凯知乐国际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9.74亿元,同比下降-15.68%;归母净利润亏损2.02亿元,同比增长3.96%。公司称由于市场情绪疲弱及消费降级,消费者在开支方面更为谨慎,导致本期业绩下滑。而随着消费者越来越追求具有高性价比和情感价值的产品,消费模式的变化亦导致品牌表现的分化。


按照渠道划分,去年自营零售渠道收入7.63亿元,同比下滑20.9%。其中零售店收入5.04亿元,同比下滑22.2%;寄售专柜收入2.02亿元,同比下滑21.7%;线上商店收入5659.8万元,同比下滑3.6%。

批发渠道收入2.11亿元,增长10.8%。其中,分销商带来收入1.97亿元,增长35.3%;而来自连锁大卖场及超级市场以及在线重要客户的收入分别下跌78%及32.5%。


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大童消费人群,积极与斯平玛斯特、比斯精灵宠物机 (Bitzee)、软软噗尼宠物小精灵机,以及与卡游、布鲁可、52Toys、若来等本土品牌合作。


彩星玩具:营收为9.31亿港元,美国市场占比高达70%


彩星玩具去年业绩盈收双降,2024年营收为9.31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6亿元),同比下滑16.05%,全年净利润则为1.3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同比下降41.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2亿港元,同比下降41.17%。其中,玩具销售毛利率从2023年的57%下滑至2024年的54%。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由于《忍者神龟》玩具系列销售低于去年,去年该系列则受惠于「忍者龟:变异危机」电影上映所带动销量。同时,「Power Rangers」新产品系列将于今年夏季开售,将为公司2025年下半年的业务带来正面贡献。


按照区域划分,美国仍然是公司于2024年的最大市场,占收入中的70%。欧洲整体占20%,美洲其他地区占6%,亚太地区则为3%。

另外,公司表示,美国对来自中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公司将适时评估采购及定价调整策略。


实丰文化:玩具营收近3亿,加码AI玩具、IP动漫衍生品、潮玩品类


2024年实丰文化实现营业收入为4.37亿元,同比增长38.54%;归母净利润为952.36万元,同比增长114.86%。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玩具及游戏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其中,玩具业务实现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4.64%,占总营收的67.98%;游戏业务实现收入1.24亿元,同比上涨325.48%,占总营收的28.5%;光伏业务实现收入961.4万元,同比大涨3749.86%,占总营收的2.2%;其他业务实现收入576.4万元,同比增长186.3%,占总营收的1.32%。


在玩具业务方面,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动遥控玩具、婴幼玩具、车模玩具、动漫游戏衍生品玩具和其他玩具五大类,产品规格品种达 1000 多种,产品销往欧洲、北美、拉美、中东、东南亚等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近年来公司也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策略,打造“智能电动玩具、IP 动漫衍生品玩具、潮流玩具”三大主要产品线。去年,公司还推出了AI 魔法星,结合AI 技术与玩具,探索产品创新方向。


在IP合作上,目前获得国际IP宝可梦、游戏 IP 蛋仔派对、手游 IP 贪吃蛇大作战、动画 IP 超级飞侠、国漫 IP 奶龙、表情包 IP 小刘鸭、奇魔猪、萌二、乖巧宝宝等热门 IP 的正版授权,已开发的宝可梦场景套装玩具系列、可达鸭款(电动)、奶龙款(电动)玩具、贪吃蛇惊喜盲盒等产品。


此外,公司还获得 Eolo 集团旗下Biggies 品牌产品的中国区独家代理商。公司还透露,目前已组建了专业且富有创意的研发团队,深入市场调研,积极探索谷子类周边、摆件、盲盒等多种产品形式,力求在潮流玩具领域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乐股份:玩具营收超3亿元,IP产品贡献突出


高乐股份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18.34%;归属净利润亏损-5729.78万元,同比增长7.55%。对于业绩下滑原因,源于其互联网教育业务收入大幅下降。


报告期内,2024年玩具及相关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22.63%。毛利率为23.4%,同比下滑2.13%。其中,国内市场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46.18%,成为推动整体营收增长的主要动力。国际市场收入9379.6万元,同比下降9.81%。


而互联网教育业务收入为658.77万元,同比下降26.75%。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工项目减少和运维服务项目陆续到期,同时公司出售了部分子公司股权,导致相关业务收入不再纳入报表。


公司拥有自主玩具品牌“GOLDLOK”,涵盖研发、设计、模具制造、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体系,主要产品包括盲盒潮玩系列、电动火车、互动对打机器人、电动车、仿真飞机、女仔玩具、环保磁性学习写字板等等,品类覆盖电子电动玩具、塑胶玩具、毛绒玩具、益智玩具、智能互动玩具、知名 IP 形象授权玩具、礼品等,规格超过 1000 种。其中,IP产品品类增长迅猛为82.01%,贡献营收1.24亿元;相较其他品类,毛利率最高为36.13%,同比增长3.12%。


另外,公司玩具产品中出口占比较大,出口地主要包括欧盟、北美、拉美等国家和地区。公司提到,为减少国际市场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公司一面拓展新兴市场,一面提升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国内玩具业务占比。


沐邦高科:玩具卖了3554万元,同比下滑63.47%

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周期下,跨界光伏行业的沐邦高科,真实的体会了一把“投产即亏损”的无情现实。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77亿元,同比减少83.24%;归母净亏损11.62亿元,同比下滑4208.14%。其中,硅片、硅棒等营业收入 2.19亿元,同比下滑76.73%。玩具销售更表现疲软,去年玩具业务实现营收为3554.41万元,同比下滑63.47%。


沐邦高科原名“邦宝益智”,以益智玩具起家,主营拼插积木,包括科普系列、编程机器人系列、城市系列、婴幼儿系列及 IP 授权系列,曾被业内称为“中国版乐高”。但该公司2022年以9.8亿元现金收购豪安能源100%股权,切入硅棒、硅片业务。


过去两年光伏行业扩张过快,导致行业处在产能过剩、市场库存出清的阶段,目前整个行业正面临市场调整和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已因2024年营收低于3亿元、净资产为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目前公司股票简称改成了“*ST沐邦”,退市风险进一步加剧。


精英动漫:营收1.54亿元,拓展潮玩、盲盒产品线


精英动漫是一家以玩具设计、生产及销售为核心,以原创动漫创作、发行为载体的综合性玩具企业。在商业变现上,公司是以《精灵梦叶罗丽》“IP 玩具开发和销售”为核心,以动画、音频、舞台剧、漫画多种艺术为表现形式,从而带动玩具及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销售-授权”的模式。


2024年的营收为1.54亿元,同比增长41.15%;毛利率大幅增长为41.69%,上年同期毛利率为12.02%;净利润为1607.59万元,同比上涨140.3%。

按照产品划分,本期动漫授权、版权及承制收入为1.05亿元,同比增长136.41% ;玩具及衍生品销售收入为4884.61万元,同比下滑24.48%。其中,动漫授权、版权及承制收入占比为 68.32%,较上期增加 27.53%。玩具及衍生品销售收入本期收入占比为 31.68%,较上期减少 27.53%,主要是由于动漫授权收入增长,以及玩具、衍生品销售下滑所致。


报告还提到,在产品方面研发新产品,推出除娃娃外的情景类玩具、潮玩、盲盒等相关产品线,与动画内容紧密结合,为未来盈利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综合来看,整体玩具行业呈现明显的“冰火两重天”发展态势,潮玩品牌不断刷新市场对“玩具”的认知,打造一个又一个的爆款,部分传统玩具企业则跨界转型受挫,挣扎在生死的边缘,行业洗牌加速。但我们也真实感受到,在残酷的竞赛中,那些拥有头部IP的玩具企业,不仅穿越了经济周期,还引领了年轻人的消费潮流。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玩具

潮玩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