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营利双增!澳优发布2025半年报

    8月27日晚,澳优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澳优实现营业收入38.8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4.1%。

    2天前
  • 飞鹤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91.5亿元,海外门店数增长270%

    8月28日,中国飞鹤(6186.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人民币,下同),净利润10.3亿元,现金流充沛达64.8亿元,展现出稳健的经营基本盘与财务韧性。2025年上半年,飞鹤婴配粉全渠道市场份额及销量继续稳居市场第一。期内,飞鹤以硬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发布“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及国内首个HMOs全谱系数据库,科技壁垒持续加固。国际化战略提速成效显著,北美市场进驻商超超1500家,海外门店数同比增长270%。东南亚布局同步推进,成功登陆菲律宾市场。

    2天前
  • 蒙牛2025上半年实现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4%

    8月27日,蒙牛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蒙牛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15.7亿元,经营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3.4%,经营现金流实现同比增长,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2天前
  • 2025年上半年伊利实现营利双增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达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奶粉及奶制品营收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伊利整体婴幼儿奶粉(含牛奶粉和羊奶粉)市场份额更是升至18.1%,跃居全国零售额市场份额第一。

    2天前
  • 小鹿蓝蓝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亿

    8月27日,三只松鼠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其子品牌、定位“儿童高端健康零食”的小鹿蓝蓝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亿元,占总营收的7.97%,业绩报告显示,小鹿蓝蓝在报告期内实现持续增长并盈利。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母婴零售降本增效的AB面:行业龙头与中小连锁各有各的活法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647

( 0 )

( 0 )

( 0 )

2025-08-26 10:19

导读:从沃尔玛、Costco等零售巨头的崛起路径中清晰可见,极致地提升经营效率、削减运营成本,最终将节省下来的价值以更具吸引力的“低价”回馈给消费者,是构筑竞争壁垒的不二法门。如今,一场回归零售内核的革命,正席卷母婴零售行业。


当我们审视当前市场的数据,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跃然眼前:行业整体毛利率承压,但经营效率却在稳步提升。 汇员帮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母婴门店的平均毛利率为22.8%,相较2024年度同比下降1.3%。与之相对的是,门店的经营效率却在稳步提升。CBME数据也显示,年平效(每平米年销售额)在2万以上的门店占比从2023年的45%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52%。这背后折射出的是行业整体运营能力的增强,有更多的门店通过优化管理和流程,实现了更高的单位面积产出。 


头部筑壁垒,区域寻突围


面对效率革命的洪流,母婴零售的参与者展现出截然不同却殊途同归的应对策略。头部企业以其雄厚的资本和规模优势,正在构建“重资产”的效率壁垒;而占据市场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实体店,则以更灵活、更贴近消费者的方式,实现差异化突围。


爱婴室和孩子王等头部企业,深谙供应链效率是零售竞争的核心。他们不惜重金投入,将“智能高效的仓储物流网络”视为核心竞争力之一,将其转化为不可复制的履约能力和成本优势。 


以爱婴室为例,其位于浙江嘉善的“自建总仓”,总建筑面积超6万平方米,拥有15000个存储位,不仅是华东区域的物流枢纽,更是集团电商业务的核心支撑。同时,爱婴室还在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四川成都等7个交通发达城市设立了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区域分仓”,构建起“总仓+分仓”的分布式网络。这种布局旨在最大限度地缩短商品配送半径,提升供应链的整体响应速度。在其嘉善总仓内,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作业”,财报数据显示,其输送能力高达6000箱/小时,发货满足率与准确率接近100%。这种对效率的极致追求,不仅显著提升了拣货效率和人均出货能力,更通过智能物流系统优化成本,将效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本竞争力。


孩子王同样构建了“三级仓储体系”,旨在全面保障对全国范围内产品配送的快速响应能力。他们投资建设“华东智慧物流产业园”、“西南智慧物流产业园”和即将投产的“华北智慧物流产业园”,辅以多个核心区域仓和协同仓。这种全面的仓储布局,支撑了其“供应链+本地生活服务+同城即时零售”的经营定位。通过整合高效供应链管理和先进物流仓储系统,孩子王的目标是打破线上线下界限,实现“孩区房,最快30分钟达”,将配送范围从传统3公里扩展至10公里。


然而,头部企业的重资产仓储模式,对于占据母婴市场绝大多数份额的中小型区域连锁和个体门店而言是难以复制的。他们必须另辟蹊径,将效率理念融入实践,通过更灵活的策略实现差异化突围。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新开门店的选址愈发聚焦医院和社区周边。具体来看,尼尔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在上线城市,医院店的开店率达到38.2%,社区店为36.5%,商场店为33.5%,写字楼店为32.9%;而在下线城市,医院店的开店率更高达39.0%。


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小门店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精准策略转型: 一、贴近消费者需求,构建天然信任。医院和社区是母婴群体日常活动的“高频区”。医院店能够第一时间触达新生儿家庭,提供孕产期和产后必需品及服务的即时需求,并建立天然的信任优势。社区店则凭借“家门口”的便利性,成为母婴家庭高频消费、育儿交流,甚至参与亲子活动的重要场所。 二、优化门店经营效率,降低获客成本。与购物中心或写字楼店相比,医院和社区店的客流更为精准和稳定,且复购率高。门店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生态,通过提供专业咨询、亲子体验等增值服务,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


新生态:高效运营、产品定制和社群深耕


当我们把目光拉回到行业全局,会发现一些深层的的规律正在浮现。


首先,效率的极致追求,将不再是头部的专属,而是渗透到每一个门店的日常运营中。这意味着更快地补货、更少地压货、更精准地满足顾客需求。对于中小门店,更多要靠与代理商的深度协同,将他们的区域仓变成“及时雨”,把门店变成“微型前置仓”,再辅以数据分析,让每一件商品都高效流转。 


其次,商品差异化已逐渐成为利润的“生命线”,而深度定制则是必然路径。当大牌的利润都被价格战挤压殆尽时,自有品牌和定制化商品成为销售端的“独门武器”,它能带来更高的毛利,也能提高客户粘性。未来的定制化将超越简单的贴牌,深度融入IP、结合本地文化、参与产品功能设计,层次会越来越深。在这个过程中,代理商或将是关键枢纽,促进实体店与供应链的“共生”,共同孵化独具竞争力的产品。 


最后,用户连接的深度决定了门店的宽度,社群构建将成为母婴零售未来生态的核心竞争力。线上再便捷,也无法取代实体店带来的真实触摸和情感连接。母婴消费者在育儿过程中,渴望被理解、被支持,这种需求是任何算法都无法完全满足的。


未来的母婴门店,将进一步深化其作为“第三空间”和“育儿顾问”的属性,通过个性化会员服务、社群活动、育儿讲座等,构建起一个充满信任与归属感的“共生”社群生态。 无论是头部企业的规模化突进,还是中小门店的精细化深耕,其本质都是回归零售的初心: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效率为驱动。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