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北京市发布15项措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其中提到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等。

    1天前
  • 养乐多上季度在华积极促销和渠道开拓

    7月29日,养乐多本社表示,预计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合并净利润将为45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2亿元),较上一财年略有下降,也相比预测下调了35亿日元。该公司同时公布了今年4-6月合并财务业绩,销售额为116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净利润为115亿日元,下降18%。在中国市场,养乐多表示通过采取积极的促销措施并努力增加销售养乐多产品门店的数量,公司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日经、小食代)

    1天前
  • 2024年结婚登记610.6万对

    据央视新闻,民政部今天公布202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婚姻登记机构和场所共计4190个,其中婚姻登记机构1134个,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10.6万对,结婚率为4.3‰。依法办理离婚手续351.3万对,离婚率为2.5‰。

    1天前
  • 京东达达事业部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

    7月31日消息,据市场消息,京东达达事业部已于近期正式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目前该事业群下设:秒送(含外卖)、酒旅、家政、研发、整合营销、中台等业务部门。“老K”郭庆继续担任负责人,向京东集团兼零售CEO许冉汇报。除了高调推进的外卖业务以外,京东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也正在加紧布局酒旅、家政业务。(电商派)

    1天前
  • 宝洁CEO对消费者保健品业务收购持开放态度

    近日,宝洁首席执行官詹慕仁(Joe Moeller)表示,对消费者保健品领域的业务收购持开放态度,“如果这些品类能够提供显著提高增长率和利润结构,我们会对收购感兴趣”。该公司曾于2018年以4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1亿)收购了默克公司(Merck)的保健品业务,为宝洁的产品组合增添了维生素补剂和减充血剂。Moeller补充道,“这笔交易回报非常丰厚,该行业的未来前景良好。”(彭博)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不窜货现在死、窜货可能是明天死,我只能选择现在活着......”

产业

关关

阅读数: 3050

( 0 )

( 0 )

( 0 )

2020-09-07 10:48

导读:10天前,奶粉关注曾发过《乱了!奶粉窜货乱价现象严重,坑“惨”这些渠道了》,“窜货”这一话题引起行业人士的热议。


作者/奶粉关注


今年奶粉行业的竞争是残酷的,都在说奶粉是刚需品类,消费需求几乎是不会下降的,但却忽略消费是否会降级,以及渠道动销的沉重压力,以至于奶粉乱价、窜货横行等现象严重。


无论是受到直播带货、个别平台低价销售还是乱价窜货的影响,总之奶粉成交价越来越低。高端高价奶粉以“买几赠几”、“充值送钱再送几听”等形式进行降价,中低端奶粉或者中小品牌直接减价,有媒体调查指出,“部分乡镇地区的奶粉价格已经跌破常规,200多都已经算高价了;以前300多好卖,现在200多更容易走量,甚至85元的奶粉还卖得比较好。”


有行业人士表示,“我们并不能怪罪经销商和门店,渠道的特点就是要盈利,而且他的依附性决定了会更关注短期利益。”所以当奶粉品牌营销战,如618促销战、直播低价带货战打响,线下门店苦不堪言,各种渠道窜货横行,很多门店只能选择去窜货,不然客户都会走光,奶粉也会积压下来。


后台也有留言表示,“这就是单体店的无奈,总有搅屎棍比你卖得便宜,经销商只要出量大,部分选择失明,无底线的恶性竞争。”毕竟一旦有门店开始低价销售,在相同产品的情况下,价格只会越来越低,不降价,自己的客户就会被便宜十几、二十几的价格所吸引,直接被其它门店撬走。


2020090720.png


正是如此,才会出现标题上出现的这句话,“不窜货现在就死了,窜货可能是明天会死,你选择什么?底线是今天能活着,明天的事明天再说。”这大概是被逼无奈窜货的众多渠道的心声吧。


2020090721.png


当然也有留言表示,“为什么会窜货?品牌指标压的多呗。”由于上半年资金压力较大,尤其是第一季度,不乏有部分厂家将货压给经销商或渠道,想要回转自己的资金流,但同样也将销售压力下移到了渠道,为了在有效期内将产品卖出去,渠道只能选择低价出售。


2020090722.png


而这些都让行业价格体系不断受到挑战,行业生存环境也逐渐恶化。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窜货或许无法避免,但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品牌的态度,窜货不可怕,可怕的是品牌商任由窜货乱价,让渠道寒了心。


然后也有从业者表示,“这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最终结果就是跟国外的奶粉同质同价。”


2020090723.png


我想这句话真正的含义指的是,价格战最终会趋于平静,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未来奶粉行业的竞争还是要回归以消费需求为内核的产品价值和专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也就是说,行业竞争会愈加专业化,乳企要以产品价值满足消费需求,赢得消费者选择,再以专业服务进一步增长核心竞争力,占领消费者心智,才能赢得未来挑战。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