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雀巢投资者因高管动荡要求董事长辞职

    据英国金融时报,雀巢投资者呼吁董事长Paul Bulcke辞职,原因是一年多内公司第二位CEO离职,他们指责Bulcke造成了公司在一段时期内的不稳定和业绩不佳。雀巢上周解雇了首席执行官Laurent Freixe,后者一年前刚刚被Bulcke任命,解雇原因是与一名直属下属存在未公开的恋情。股东们表示,Freixe的任命以及对其行为的调查方式加剧了他们对雀巢公司治理的担忧,并导致他们对Bulcke的决策产生质疑。“Bulcke辞去董事长职务,而不是等到明年四月,这事关体面和尊重,”雀巢一位前30大股东在谈到董事长预定的离职日期时表示,“Bulcke已经失去了投资者的尊重和信任。”(和讯网)

    18小时前
  • 蒙牛集团与华体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华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体文旅承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体育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期间,蒙牛集团与华体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领域优势,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协同,共同推动中国体育产业与乳制品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新动能。(证券日报)

    18小时前
  • 淘宝闪购:预计今年双11将有千量级品牌入驻

    9月15日消息,阿里妈妈日前举行双11增长策略发布会,阿里妈妈市场部及商业化运营中心品牌业务负责人虎豹(花名)透露,“预计今年双11将有千量级(数千家)品牌入驻淘宝闪购。过去品牌通常希望线上引流到线下门店,但不同渠道的流量切换、价格体系均是挑战,随着许多线下门店和库存资源丰富的头部品牌进入淘宝闪购,淘宝双11将进一步整合商家线上线下资源和货盘。目前许多行业小二在推进与品牌商家的相关沟通。

    18小时前
  • 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

    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法采取“小切口”模式,针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和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监管作出完善,“婴幼儿配方液态乳”即将与“婴幼儿配方乳粉”实行同样的注册管理、生产等要求。

    18小时前
  • 京东洽谈收购英国第二大日用品零售商

    当地时间周六,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集团森宝利(J Sainsbury plc)发布公告,确认正在就出售子公司Argos的潜在事宜与京东进行讨论。森宝利强调,目前尚未达成协议,现阶段也无法确认是否会推进任何交易。据悉,Argos是英国第二大日用品零售商,拥有英国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以及超过1100个取货点。

    18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中小门店喊话:“奶粉价盘只在品牌端稳住了,没有在渠道端稳住”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2937

( 0 )

( 0 )

( 0 )

2022-09-15 10:09

导读:最近采访不同地域的两家母婴连锁老板,谈及今年的奶粉市场,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词——涨价。上半年各大品牌都在涨价。不止涨价,一些进口产品甚至长期处于断货状态,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关于涨价的原因,首先品牌端传递出的一个核心因素是生产和物流压力。从奶粉上游来看,2021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奶业主产国奶产量下降,全球粮食、化肥、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推升全球奶业成本。2022年欧盟、新西兰等奶业主产国奶价纷纷进入了每公斤3元人民币的时代。除了奶价上涨外,饲料成本、运输成本等多种因素发挥作用,最终将压力传导到消费端。


涨价的另一个原因是许多产品经过一轮焕新,纷纷加装内码,本意在于稳住价格、控制窜货,改善终端奶粉市场的乱价现象和恶性竞争,让渠道利润得以保障。


品牌厂家在涨价 ,但据许多门店反馈,终端成交价并没有大幅度的增长。


所以渠道最明显的感受是:拿货价上去了,但终端零售价并没有上去。


尽管消费在升级,但消费能力下降了,消费者越来越务实了。尤其疫情到了第三年,在充满不确定的大环境下,消费者的态度更偏向“保守积极”。今年8月母婴研究院针对母婴人群广泛开展的一份调研显示,42.7%的家庭消费力大幅下滑,39.2%的家庭表示:“刚需高频消费品更重视性价比,大件消费更理性,非必要消费减少。”


3_20220915100832.png

数据来源:母婴研究院


在开放的市场中,消费者总能在不同渠道找到最低的价格,而内码制可以减少一件代发、窜货乱价,但做不到完全杜绝。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品牌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盲目跟进内码制,消费者对价格上调的奶粉不买单,销量随之下滑,量上不去就要靠1-3轮涨价来弥补损失,以此减少销售额快速下跌的影响。


因此,一些门店喊出:“价盘只在品牌端稳住了,没有在渠道端稳住。”在他们看来,行业窜货乱价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甚至一些母婴店老板表示,整体还没躺平,但在奶粉上已经躺平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上游已经没办法掌控了。所以门店开始考虑调整品类结构,把门店利润结构往其他品类上转移;或强化自身价值,从服务等板块获利;以及向精品店/网红店转型,让自身定位更精准专业。


无论是涨价潮引发的恐慌,内码制带来的“争议”,渠道在夹缝中的艰难,还是品牌端、渠道端的大洗牌,都是行业变革必然要经历的阵痛。


稳住价格,意味着一切。


所以当下,某种程度上母婴店和奶粉消费者站在了同一战线上:别涨价!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奶粉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