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025-04-29 21:21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025-04-29 21:21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025-04-29 21:21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025-04-29 21:21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025-04-29 21:21

 母婴行业观察

老牌巨头走出新路,汤臣倍健 Yep、Swisse ME、养生堂 Q肌都在悄悄俘获年轻人的心?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1693

( 0 )

( 0 )

( 0 )

2024-05-06 20:19

导读:“啤酒泡枸杞,蹦迪穿护膝......一边‘作’来一边补,主打一个我的身体我做主。”2023年的某场活动中,央视“著名段子手”朱广权针对年轻人朋克养生现象抛出的打油诗,引发了众多职场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共鸣。


来源:营养品情报


在短视频平台,你或许刷到过手忙脚乱学跳八段锦的“脆皮大学生”;在深夜朋友圈,你应该也曾见到过在健身房拍照打卡的“职场打工人”...大众健康意识加速觉醒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养生保健”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营养保健品市场也因此迎来快速扩容。


据欧睿数据的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规模已达2001亿元,预计2025年该数据将突破3000亿元。营养保健品消费热潮下,行业巨头们也纷纷着眼于受众人群年轻化趋势孵化新品,尝试与年轻的养生人群“交个朋友”。


汤臣倍健打造“年轻大单品”


1996年,曾历任太阳神江苏市场部、上海分公司负责人的梁允超提交辞呈开始创业,在保健酒、蜂王浆产品接连折戟后,梁允超将“膳食补充剂”划定为二次创业的主要落点。


彼时已进入新世纪,受市场监管政策收紧及用户信任度下滑等因素影响,大批的保健品企业、品牌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而汤臣倍健则在梁允超的带领下,凭借“VDS+药店渠道”的差异化模式实现异军突起,并在此后一步步蜕变为国内营养保健品龙头企业。


2017年,面对电商渠道及海外品牌的快速崛起,汤臣倍健官宣“大单品战略”,着手针对不同消费人群、不同细分功能推出对应的子品牌,「Yep」正是汤臣倍健为迎合年轻消费者偏好所做的重要部署。


「营养品情报」从天猫汤臣倍健Yep旗舰店了解到,截至目前,Yep旗下产品已扩充至10余款,除主推的胶原蛋白固体饮料外,还销售有复合维生素、益生菌固体饮料、蓝莓叶黄素压片糖果、植物蛋白粉等。与汤臣倍健主品牌相比,子品牌Yep旗下的产品便携性更强,包装设计更为新潮,口感剂型也更为年轻化,且该系列产品自推出以来一直是“电商专供”,与常规的营养保健品区隔明显。


据汤臣倍健公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双11期间,Yep胶原蛋白肽系列产品全网销售额首次过亿,已成为汤臣倍健重要的营收贡献来源之一。


Swisse ME 瞄准“轻养生”


1969年,澳洲人Kevin Ring受瑞士旅行中的所见所闻启发,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经营的烘焙店中推出能够改善人们身体状况的健康产品。经过几年的筹备后,1972年Kevin Ring开始在店内出售花粉片,Swisse品牌由此正式诞生。



品牌起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Swisse的市场表现并不突出,直至1991年旗下大单品「女性复合维生素」推出,Swisse开始在澳洲市场崭露头角,并在此后不久开始进军海外。2015年,Swisse被健合集团收购,着手深耕中国市场,并很快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据公开信息显示,自2015年并入健合集团以来,Swisse年销售额翻了三倍,其所属的ANC板块已成为集团营收增长的最大贡献方。着眼于年轻养生群体的日益壮大,Swisse于2021年将旗下“轻养生”品牌「Swisse ME」推向中国市场,用以撬动品牌新增长。


「营养品情报」了解到,Swisse ME最早发售于2019年,其系列产品以固体饮料、软糖等剂型为主,致力于为年轻消费者提供好吃、好玩、无负担的营养产品。在品牌的天猫旗舰店中,Swisse ME系列在售产品多达十余款,涵盖了益生菌、叶黄素、护肝、胶原蛋白肽等多个细分产品类目。


据《小食代》的相关采访显示,Swisse ME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不久便登顶2022年天猫益生菌软糖品类榜首,并在该年度拿下了近亿元的销售额。


养生堂聚焦“新「轻」年”


1993年,钟睒睒从代理娃哈哈口服液的经历中看到了保健品巨大的商业潜力。在海南当地小吃“龟鳖煲养生堂”的启发下,钟睒睒尝试将其做成药丸切入保健品行业。经过一番筹备,他在海口创立了养生堂有限公司,并于不久后推出了养生堂首款保健品“龟鳖丸”。


养生堂“龟鳖丸”良好的市场反馈,为钟睒睒白手起家登顶中国首富的传奇人生,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基础。1996年“中华鳖精”被曝出成分造假后,与其同属龟鳖滋补类目的养生堂“龟鳖丸”销量再难有起色,创始人钟睒睒便尝试转战瓶装水生意,养生堂品牌也就此沉寂了一段时间。


近些年,随着大众对保健品的印象改观,以及年轻人健康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这家活跃在上世纪90年代的老牌企业也开始活动筋骨,开启大刀阔斧的“年轻化改造”。


2021年,养生堂推出了定位为“潮流甜酷”的子品牌「Q肌」,围绕“软糖剂型”推出了多款创新产品。据相关报道显示,Q肌GABA胶原蛋白肽软糖、富铁红枣软糖上市后,曾连续3个月独占天猫软糖类销量第一。


与此同时,养生堂在2022年与京东合作共建“新「轻」年,潮流营养新装备”IP,通过主题直播活动、头部达人合作等方式,力求更新年轻消费者对养生堂的品牌认知。


除上述三家企业外,善存、同仁堂、钙尔奇等一众老牌营养保健品企业,均在通过IP营销、剂型创新等方式,积极迎合年轻人养生保健热潮。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