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从jELLYCAT到 LABUBU,毛绒玩具何以成为流量新宠?
2025-06-25 11:27
代工模式弊端暴露?纸尿裤工厂溯源成品牌第二张“营业执照”?
2025-06-23 13:03
重构增长生态,激发无限可能!2025母婴红人大会重磅官宣
2025-06-30 19:10
羊奶粉“价值卡位战”里,藏着品牌的哪些焦虑?
作者/新母婴店
导读:在减量博弈的奶粉市场中,谁都难言轻松。尤其是曾被视为高增长潜力赛道的羊奶粉,似乎正陷入增速失灵困境。那阻碍羊奶粉爆发的深层次因素有哪些?羊奶粉品牌接下来的出路和机会又在哪里?
热潮褪去,内卷加剧羊奶粉市场的“生死挣扎”
“羊奶粉品牌越来越多,但渠道选品却越来越难。”奶粉关注在走访线下渠道时,一位门店老板表示道。这不禁让人疑惑,羊奶粉赛道向好,选品为何会变难?
细究之下,主要难在四处:
一是市占率低下,羊奶粉陷入“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在科学喂养与精准营养成为主流育儿趋势的当下,羊奶粉品类价值持续释放,好消化、易吸收的产品特性也被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2024新生代妈妈奶粉喂养白皮书》数据显示,超六成妈妈认同“羊奶小分子,更易消化吸收”。然而,需求端的认同并未有效转化为行业增长动力。从行业规模来看,羊奶粉自2023年突破160亿元后,行业增长明显停滞。与此同时,羊奶粉市场声量也在逐渐减弱,奶粉关注在走访线下市场时发现,渠道端对羊奶粉的讨论频率减少,多数渠道从业者在提及羊奶粉品牌时,主要集中在佳贝艾特、蓝河、宜品、和氏等头部品牌。
二是窜货乱价频发,羊奶粉利润属性大打折扣。在母婴线下渠道,羊奶粉曾凭借高客单价的特性被普遍定义为核心利润品,但受部分品牌方渠道管控粗放、以价换量等思维影响,导致市场价格混乱,不仅直接损害了渠道利益,更挫伤了渠道的推广积极性。一母婴店老板曾直言:“比起作为战略补充品的羊奶粉,现在更愿意推主流的牛奶粉。”
三是同质化竞争加剧,羊奶粉核心竞争优势不在。过去,羊奶粉凭借“纯羊基底”的核心优势,便能得到消费者青睐,但随着新国标及二次配方注册制的实施,“半羊”产品逐渐退出市场,纯羊配方也从以往的高端标签转为基础配置。与此同时,头部品牌纷纷发起“营养军备竞赛”,以往被视为高配的OPO、叶黄素、核苷酸等营养素逐渐成为标配,导致各品牌之间的差异化优势被大幅削弱。 四是消费需求升级,羊奶粉低敏、易吸收核心价值褪色。随着奶粉消费需求的持续演进,母婴消费者对羊奶粉的推崇度也略有下降。尽管羊奶粉一直以易吸收、低致敏等特性受到部分消费者青睐,但当前母婴用户对奶粉的需求已发生变化,除基础温和与低过敏属性外,消费者也愈发关注产品是否具备助消化、支持自护力提升、促进认知发育等功效,这也导致部分消费群体转向综合营养价值更高、功能属性更全面的牛奶粉。 上述挑战虽折射出羊奶粉行业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但从另一层面看,这也是羊奶粉市场从粗放竞争迈向精细化运营的必然结果。当市面上大多数羊奶粉品牌都能满足用户基础喂养需求,消费者的选择标准必然会从“功能满足”升级为“价值认同”。
细分拓展、价值深化,中小品牌的破局之道
在奶源稀缺资源弱化、配方内卷加剧的羊奶粉市场,品牌竞争逻辑已从“人无我有”转为“人有我优”乃至“人优我特”的新阶段。与掌握全产业链资源、科研实力强、销售渠道优渥的头部品牌相比,横向拓展细分品类机会、纵向深挖品类价值或能成为2025下半年中小羊奶粉品牌致胜市场的关键。
横向拓展细分品类机会即要做其他玩家没做过的事,开辟品类新蓝海。比如佳贝艾特推出的首款有机羊奶粉,便是将有机与羊奶两大稀缺属性结合,开辟出有机羊奶的新赛道;而宜品启辉则聚焦高乳清蛋白赛道,以蛋白质结构的差异化创新,在细分领域建立技术壁垒。佳贝艾特及宜品的突围打法不仅能通过品类创新,打造差异化品牌卖点,还能通过技术把控,重新定义品类标准。
纵向价值深挖则是在“共识卖点”中做加法或者减法,以建立品牌的大众记忆点。比如在纯羊基底成为标配后,宜品蓓康僖、蓝河等品牌通过布局绵羊奶源,构建竞争护城河;和氏莎能通过“有机奶源+高端配方+全能营养”的差异化优势,成为万千父母的新选择;佳贝艾特悦白则针对宝宝易过敏这一痛点,以疏敏源”乳清蛋白,实现功能深化。
无论是佳贝艾特、宜品在细分品类上的探索,还是和氏在羊奶粉赛道的深耕,其本质都是在深刻洞察消费者在营养补充需求基础上,做出的精准卡位。由此可见,在增长动能不足的羊奶粉市场,勇于创新、愿意踏实经营目标用户的品牌,有望穿越行业周期,找到自己的增长路径。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