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北京市发布15项措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其中提到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等。

    1天前
  • 养乐多上季度在华积极促销和渠道开拓

    7月29日,养乐多本社表示,预计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合并净利润将为45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2亿元),较上一财年略有下降,也相比预测下调了35亿日元。该公司同时公布了今年4-6月合并财务业绩,销售额为116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净利润为115亿日元,下降18%。在中国市场,养乐多表示通过采取积极的促销措施并努力增加销售养乐多产品门店的数量,公司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日经、小食代)

    1天前
  • 2024年结婚登记610.6万对

    据央视新闻,民政部今天公布202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婚姻登记机构和场所共计4190个,其中婚姻登记机构1134个,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10.6万对,结婚率为4.3‰。依法办理离婚手续351.3万对,离婚率为2.5‰。

    1天前
  • 京东达达事业部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

    7月31日消息,据市场消息,京东达达事业部已于近期正式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目前该事业群下设:秒送(含外卖)、酒旅、家政、研发、整合营销、中台等业务部门。“老K”郭庆继续担任负责人,向京东集团兼零售CEO许冉汇报。除了高调推进的外卖业务以外,京东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也正在加紧布局酒旅、家政业务。(电商派)

    1天前
  • 宝洁CEO对消费者保健品业务收购持开放态度

    近日,宝洁首席执行官詹慕仁(Joe Moeller)表示,对消费者保健品领域的业务收购持开放态度,“如果这些品类能够提供显著提高增长率和利润结构,我们会对收购感兴趣”。该公司曾于2018年以4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1亿)收购了默克公司(Merck)的保健品业务,为宝洁的产品组合增添了维生素补剂和减充血剂。Moeller补充道,“这笔交易回报非常丰厚,该行业的未来前景良好。”(彭博)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从最新数据看母婴零售复苏态势,线下渠道有望重回往日风采?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4486

( 0 )

( 0 )

( 0 )

2020-12-24 09:14

导读:2020年究竟是怎样的一年?第一关键词一定是“难”。有的品牌死在了初创时期,有些零售商扛不住多方压力自行退出了生意场......然而今年的零售市场虽略有些不尽人意,但并不意味着大树之下寸草不生,时至年终,我们能看到消费市场格局已变,线下渠道终于迎来了强势复苏。


作者:新母婴店


渠道争夺战

疫情下线上迎机遇 疫情后线下强势回归


据尼尔森数据显示,相较于Q1、Q2来看,三季度的线上销售虽仍在增长但幅度趋缓,开始逐渐回归理性,而线下渠道在疫情常态化后开始出现强势反弹。


20201224091857.png


众所周知,今年上半年的疫情较为严重,线下零售业承压,大量的门店歇业、闭店、关门、裁员......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线上渠道的加速发展,一方面,线上业态呈现不断进化的态势,传统电商、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百花齐放;另一方面,直播迎来大爆发,也成为消费者可以延伸去消费的购买渠道。正因为如此,Q2线上渠道迎来空前大涨,其重要性一度达到了34%。而对比7月份和8月份,我们可以看到,虽线上渠道销售仍在上升,但线下渠道重要性已然凸显。


母婴店选址新风向

走出商场、走向街边和社区


不可否认,疫情下市民“闭门不出”难以产生消费,对于线下中小零售商来说,摆在面前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却无可避免,确实有一批死在了疫情下。据尼尔森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份,大部分线下渠道的存量门店已经恢复正常运营。


20201224091906.png


然而通过对比3月份和8月份的现代渠道营业率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型卖场还是超市渠道,其营业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并没有预想中的新一波增长。其实,原因可想而知,随着商场红利的逐渐衰退,加之今年疫情的影响,商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从歇业、关店到开业却无客上门,商场店的劣势开始凸显。


而相反地,诸如小商超、便利店等小型店铺依赖其优势地位则展现出强劲的复苏活力。其中,小商超的营业率由3月份的73%涨至84%,便利店的营业率由3月份的79%涨至90%,增长势头一片大好。


事实上,聚焦在母婴零售渠道,一直以来,对于门店选址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几年前,大刀阔斧“进商场”的运动刚开始兴起,如今,不少母婴店都开在了临街小铺或者是社区之中,特别是经历了疫情一劫,当消费者每次外出都伴随着一次安全风险评估时,“轻资产”的社区街边店或将成为母婴零售渠道接下来布局的重心。一来,门店的营业时间随自己定,可以按照社区整体作息时间进行调整,更容易和消费者步调统一,频率相同;第二,无论是门店的装修、陈列、进货、活动等全部是门店经营者自主决定,可以随时根据消费者喜好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


零售渠道新增长

O2O、社交电商、市场下沉


当下,线上线下渠道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大势已定,但仍然有不少母婴店主固执地做着单一的线下生意。然而,经此疫情后,越来越多的门店经营者开始觉醒,如果说以前线上布局只是一个补充,而现在,全渠道已经成为标配。如果是全渠道是站在商家的立场上,增加和消费者沟通的触点,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帮助消费者在更多地方获取商家信息自然也是大势所趋。


据尼尔森最新数据显示,O2O、社交电商和市场下沉是渠道的未来大重点。据悉,在提及未来公司业务关注重点时,有79%的受访者表示会加大对O2O的关注,同时有64%的人选择了社交电商,还有40%的人认为下沉市场也是未来零售发展的一大增长点。


20201224091913.png


除了O2O外,社交电商今年有多火呢?有报告显示,2020年一季度整体快消品相比去年同期下跌6.7%。然而,主打“社群与内容”的微信/微商、拼多多、小红书等社交电商的增长达到了41%,成为疫情下的最大赢家。同时,截止2020年一季度的一年间,有55%的网购消费者曾在社交电商进行购物,可见,在线下门店收缩疲软、传统网购遭遇瓶颈之时,社交电商已然成为一股新兴力量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为零售业注入了更多新的活力。


换个角度来看,爆火的社交电商时代,更加速了母婴渠道的深度下沉。纵观这两年,下沉市场购买力不断增强,无论是阿里的淘宝特价版、京东的“京喜”,还是唯品会的唯品仓、国美的美店、苏宁的零售云店,都不难看出这些商业巨头踏足社交电商领域,布局下沉市场争夺下沉流量的野心。


说到底,渠道作为快消行业的“输血管道”,是品牌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而这其中,线下渠道地位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正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当中国零售业复苏态势已然明朗,抓住机会才能迎来高增长。2021年1月14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年少有为·2020未来母婴大会暨第六届樱桃大赏年度盛典”将在上海举办,届时百余位资深嘉宾,将围绕“消费新机遇”、“直播与短视频”、“私域流量”、“数字化转型”等关键词展开分享。未来母婴更需要商业领袖的引领与集体智慧的破壁共生,2021让我们聚焦确定性增长,顺势而为,借势有为。


文中报告数据来源:Nielsen尼尔森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